央視網 > 廣告頻道 > VIP客戶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海爾企業文化

 

CCTV.com  2010年12月24日 10:1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海爾官網  

  海爾企業文化是被全體員工認同的企業領導人創新的價值觀。

  海爾文化的核心是創新。它是在海爾二十年發展歷程中産生和逐漸形成特色的文化體系。海爾文化以觀念創新為先導、以戰略創新為方向、以組織創新為保障、以技術創新為手段、以市場創新為目標,伴隨著海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中國走向世界,海爾文化本身也在不斷創新、發展。員工的普遍認同、主動參與是海爾文化的最大特色。當前,海爾的目標是創中國的世界名牌,為民族爭光。這個目標把海爾的發展與海爾員工個人的價值追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每一位海爾員工將在實現海爾世界名牌大目標的過程中,充分實現個人的價值與追求。

  海爾文化的核心是創新

  案例:

  “有生於無”與“以柔克剛”

  有一次,張瑞敏首席執行官出訪日本一家大公司。該公司董事長一向熱衷中國至理名言。在這位董事長介紹該公司經營宗旨和企業文化時,闡述了“真善美”,並引述老子思想,張瑞敏也發表了自己看法:《道德經》中有一句話與“真善美”語義一致,這就是“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張瑞敏以這句話詮釋了海爾文化之重要性。他説,企業管理有兩點始終是我銘記在心的:第一點是無形的東西往往比有形的東西更重要。當領導的到下面看重的是有形東西太多,而無形東西太少。一般總是問産量多少、利潤多少,沒有看到文化觀念、氛圍更重要。一個企業沒有文化,就是沒有靈魂。第二點是老子主張的為人做事要“以柔克剛”。張瑞敏説:“在過去人們把此話看成是消極的,實際上它主張的弱轉強、小轉大是個過程。要認識到:作為企業家,你永遠是弱勢;如果你真能認識到自己是弱勢,你就會朝目標執著前進,也就會成功。”

  有一次,一位記者問張瑞敏:“一位企業家首先應懂哪些知識?”張瑞敏想了想説:“首先要懂哲學吧!”

  張瑞敏能聯絡企業實際,從老子思想中悟到“無”比“有”更重要、“無”生“有”的道理,也悟出柔才能克剛、謙遜才能進取的為人做事之理。驕橫與張揚永遠是企業衰敗之源。

  人的成熟,在於思想的成熟。企業家的成熟在於實踐經驗基礎上形成的理念體系。一切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經營哲學家。著名經濟學家艾豐為《張瑞敏如是説》一書寫序,題目就是:“不用哲學看不清海爾”。艾豐用哲學恰到好處地評價了張瑞敏。

  案例:

  海爾文化走進哈佛講壇

  1998年3月25日 ,在美國哈佛商學院內,工商管理碩士二年級學生的課堂上是一番異常熱烈的景象,大家正欣喜萬分地迎接一位陌生的老師——來自中國的企業家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請大家想想看, 1984 年張瑞敏先生面臨的嚴重挑戰是什麼?”林佩恩教授循循善誘地向大家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

  呈馬蹄形排列的座位上立即舉起一片手臂,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表述自己的想法。其中有拉美人、日本人,更多的是美國人。

  教授不斷提問,把討論逐漸引向深入。“海爾具有每年增長 80% 的速度,成為家電發展最快的企業,大家認為什麼是影響海爾成功的因素?你若是張先生,又如何做出決策?海爾管理為什麼是有效的?一條‘休克魚'為什麼能被海爾文化激活?為什麼研究企業文化就是研究活力?”學員們各自發表著看法。

  張瑞敏聽著各國碩士生的提問和對海爾文化案例的熱烈討論,對他們提出的問題一一作了解答。

  一位美國的學生説:“從張先生的講課中,我第一次了解到了中國企業成功的管理!”

  張瑞敏是走上哈佛講壇的第一位中國企業家,以海爾的卓著業績和精闢經營理念讓世界認識了中國企業與成功的海爾文化。這一事件在中國企業管理史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它説明,中國企業只要創新,同樣也可以在企業管理方面為世界做出貢獻。

責編:張昀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