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廣告頻道 > 市場觀察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公益,風險社會背景下的企業競爭力

 

CCTV.com  2011年05月10日 11:1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NTV  

  近年來,整個世界已步入非穩定狀態的危機頻發期,危機呈現高頻次、多領域的發生態勢,既有自然危機,也有社會危機。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部海域發生芮氏9.0級地震,並引發大規模海嘯;隨後,東京電力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令全世界都陷入核危機的陰影,多個行業、多家企業先後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風險社會與企業發展

  我們需要正視的是:社會化大生産和專業化分工造成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間的普遍關聯,突發性災害事件極易被放大為社會危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全球經濟依存關係使得任何一個企業都難以在風險社會中獨善其身。用網絡流行語來説,“地球已調到震動模式,人心已調到忐忑模式”。這些不可預測、難以判斷的危機往往對企業發展影響重大;加強企業應對風險能力,提高企業抵抗力,建構具有“緩釋效應”的減壓閥,成為當前企業生存和發展面臨的共同課題。

  我們認為,公益是現實環境下企業實現上述目標的有效途徑。

  一直以來,企業參與公益被視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表現,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反哺社會的重要途徑,也是企業與社會良性互動的重要表徵。今天,我們需要以一種更加開闊的視野來理解“公益”和企業公益行為。從廣義上説,一切以社會利益和公眾福祉為歸一的社會行為都可以視為公益。因此,每一個負責任的企業都或多或少有公益意識,都在有計劃或無計劃地進行公益實踐。
今天,企業發展正面臨越來越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企業需要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企業的公益行為早已超出“向善”的概念,成為對企業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行為。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檢討企業與社會的互動方式,重新理解“公益”對企業的意義,重新審視企業公益實踐的形式和途徑。

  公益,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同構的必然要求

  在社會現代化的進程中,企業的發展早已嵌入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企業是經濟體的同時也是社會的公民。從某種程度來説,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已經形成同構,企業對社會負責任實際上也是為企業的未來負責任。

  2010年,蘋果公司在其發佈《2009年供貨商社會責任進展報告》中報告了其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不足,自曝中國代工廠存在剋扣員工加班費以及薪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水平等問題,這使得蘋果的國內供貨商再次成為“風暴”中心。

  企業公佈“社會責任報告”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關鍵是,在一堆“表揚與自我表揚”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裏面,世界著名的蘋果電腦公司這次報告了其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不足,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個負責任的表現。蘋果通過大眾媒體發佈“責任報告”,承認不足、提出解決思路,不僅使企業免於陷入“被曝光”的危機,而且樹立了“勇於承擔”的品牌形象,促進企業、品牌與“社會-政府-環境”形成穩定、健康的良性互動。

  公益,企業利益與消費者利益契合的最佳途徑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們正在由一個以産品為中心的時代走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時代,那麼消費者的利益也就與企業利益是統一的;公益則是企業與消費者利益的最佳契合點。

  2008年,全球最大的烈性酒私營企業百加得有限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推出理性飲酒企業公益活動。由百加得有限公司全球公益大使、七次獲得一級方程式(Formula 1)賽車大獎賽世界冠軍的邁克爾?6?1舒馬赫代言。

  百加得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ndreas Gembler説,“作為全球一流的烈性酒公司,我們很嚴肅地對待肩負的教育消費者適度飲酒的責任。”這項公益活動不僅包括在全球40余個國家的電視、電影、新媒體中播放舒馬赫代言的廣告宣傳片,還包括簽署《歐洲道路安全憲章》,以進一步顯示公司對其社會責任的承諾。

  “酒後駕駛”一直是近年來各國政府重點治理的問題之一,也是酒精飲料對社會危害體現得最為明顯的一個方面。百加得積極與政府合作,幫助全球各地的駕駛人員提高理性飲酒的意識,符合政府政策導向,更符合消費者和公眾的切身利益。不僅沒有影響産品銷售,而且對樹立企業形象、傳遞企業精神具有戰略性意義。

  有資料表明,經濟程度越發達的國家和城市,公益廣告越多,如美國、法國、日本等國,除了公益團體,許多企業開始關心社會,或喚醒人們重視家庭關係,或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公益廣告從而在受眾心目中塑造起企業良好的形象。

  對企業而言,公益行為絕不僅止于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它是對企業生産活動和産品營銷的一種提升或者説昇華,使公眾對企業的認同由功能認同上升為對企業精神的認同。回顧企業公益的歷程,我們看到,企業是公益行為的播種者,更是受益人。今天,企業做公益是大勢所趨,更是現實所需。越早以公益行為融入社會發展中的企業,將越有機會成為社會責任擔當的標桿,從而獲得越多的社會。因此,我們認為“公益”應被視為風險社會背景下當代企業更高層面的競爭力。

  力傳媒 李艷/文

     

責編:王燕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