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平安“立體式”公益 共圓中國夢

 

CCTV.com  2013年12月23日 17:4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進入中國平安VIP品牌俱樂部>>> >>>

  實現中國夢需要凝聚中國力量,包括凝聚 “善的力量”,這需要喚醒公眾的愛心和樹立正確的公益理念。國際經驗表明,只有大型企業進入到公益領域,把自己的信譽建立在公益的基礎上,才能形成真正的公益感召力和企業競爭力,進而提升國家競爭力。只有大型企業踐行公益形成風氣,才可以説這個國傢具備真正的“軟實力”。

  公益事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産物。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和補充,作為繼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障之後的“第三次社會大分配”,公益事業在促進社會公平,和諧人際關係,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5年來,作為一家有著遠大抱負的企業,中國平安一直懷抱感恩之心反哺社會,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在教育公益、環境公益、紅十字公益、災難救助等方面恪盡企業職責,體現了平安作為企業公民的社會價值。

  多層面的低碳100行動

  保護世界環境,發展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已逐漸成為全人類的共識。

  馬明哲説:“平安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要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個責任和義務。”

  踐行綠色承諾,履行環境責任。2010年3月,中國平安正式啟動了主題為“綠色承諾 平安中國”的低碳100行動,將100項低碳舉措貫徹落實到企業經營管理、業務發展、員工日常辦公等環節中,從運營、業務和公益等維度,全方位開展綠色行動,建設低碳企業,推動綠色金融。

  為此,2011年-2012年,中國平安連續兩年獲得由國家發改委、國務院國資委、國務院新聞辦、北京市政府指導,中國新聞社與《中國新聞週刊》主辦評選的“中國低碳榜樣”,成為5家當選企業之中唯一的金融公司。

  平安希望從自身的角度,減少運營環節的碳排放,提高能源和資源的使用效率,並提升公司環境管理績效。

  一組數據最能説明低碳100行動的效果。

  2012年,平安在全集團整體營業收入增長20.27%的條件下,全國11個自有物業人均能耗(即耗電量)僅增長了4.29%,辦公場所人均耗水量同比減少了約2.35噸。

  由於實施後臺集中項目廣泛採用無紙化辦公,極大地節約了紙張,僅2012年,在核保、理賠、保全、支付等環節節約用紙就超過2.6億張,約合1,140噸。

  與上述經營層面的低碳行動相比,平安在業務層面的綠色服務,也釋放出巨大的公益潛力。

  平安從客戶的角度,將金融業務和低碳經濟充分結合,開發綠色金融産品及服務,發揮金融在經濟血脈的作用,通過綠色金融促進社會的低碳和可持續發展。平安壽險、平安産險、平安銀行、平安證券等均加大網絡、電話等服務渠道的建立和推廣,如MIT移動展業平臺、電子保單、電子函件、電子對賬單等。E化服務的推廣有效地減少傳統服務渠道對紙張的使用,減少人力和交通能耗,從而減少碳排放。2012年12月,平安壽險使用電子函件的客戶已經突破1000萬人,僅2012年一年,在電子化服務方面就節省了近900噸紙張。

  當低碳行動融入到産品開發時,平安的業務顯得更具開創性和前瞻性。2008年,中國平安作為首家中資保險公司推出"平安環境污染責任險",該款險種承保由被保險人在被保險場所的區域範圍內從事保險單載明的業務時,因突發意外事故,導致污染損害而造成的第三者損失。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是一項國際上普遍採用的能夠較為有效的應對環境污染問題的"綠色"保險制度。國際經驗證明,一個有效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能夠實現經濟和環境的"雙贏"。2013年2月,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納入“強制”試點。

  環境公益是平安引以為豪的重大舉措,平安為此付出的努力亦有目共睹。

  2010年至2011年,中國平安聯手氣候組織參與百萬森林計劃,捐資550萬元以平安車險VIP客戶及電銷客戶名義捐種110萬棵沙棘樹苗,以改變西部乾旱氣度的氣候環境,抵消客戶駕車帶來的碳排放,鼓勵客戶以低碳的方式出行。

  2012年和2013年,平安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攜手開展“綠色希望工程-萬畝平安林計劃”,每年在全國10個省份共營建一萬畝“平安林”,每片平安林計劃種植約10萬棵不同種類的樹木,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綠色未來。

  全方位的教育公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大力支持教育事業一直是平安公益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平安勵志計劃,是平安於2003年8月正式啟動的一項長期公益項目。與傳統公益行動有所不同,該活動旨鼓勵全國高校在校學生勵志報國、奮發圖強,開展學術研究,探索有利於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新觀念、新理論,投身學術理論研究,打造學生核心競爭力,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平安勵志計劃主要包括勵志論文獎、勵志論壇和勵志同學會。勵志論文獎自2003年設立至今,是勵志計劃各項目中持續時間最久、影響力最大的項目。來自社科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等30多所研究機構及高校的69位教授、學者擔任論文獎的權威評委,全國近50所高等院校數千名學生參與其中。在歷年的評獎活動中涌現出一批發表在《世界經濟》《金融研究》《保險研究》等國家一級專業刊物上的優秀論文,參與評審的專家對勵志論文獎給予了高度評價:迄今為止國內最嚴謹的,由企業自主舉辦的高水平、高標準、高獎勵的論文評選,對營造高校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自平安勵志計劃發起至今,已舉辦十屆,在高校和社會上産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肯定,認為勵志計劃不僅為學子提供了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平臺,同時也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典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巴曙松這樣評價勵志計劃:中國平安勵志計劃是平安集團2003年8月啟動的一項長期公益項目,已從最初的“論文獎”,發展到涵蓋“論文獎”、“獎學金”、“創業大賽”、“勵志論壇”和“勵志同學會”等眾多公益項目。剛開始參與這項公益活動時,我還有些疑慮:類似的公益活動很多,但大多熱鬧一段時間之後就銷聲匿跡了,何況勵志計劃這種全國性規模的高校公益活動,論文的收集、獎學金的撥付、勵志論壇的組織,如此巨大的投入,平安能夠堅持多久? 但直到今年,這項公益活動已經陪伴中國大學生走過了十年,每當我到要開始評選相關論文項目時,收到的論文和資料一年比一年多,現在已經是一個大紙箱打包寄過來,我在評審時需要專門把書房騰出來,把評審資料一本一本拿出來擺一大圈逐一閱讀評比,我一個人在評比中的工作量都這麼大,可以想見整個評選活動的工作量是多麼繁雜。

  在中小學教育領域,平安的公益行動起步更早。

  1994年,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學在安徽省六安市落成。 截至2012年,平安已經完成全國100多所希望小學的援建規劃,受益學生累計超過30000余人。

  2009年,平安出資設立中國平安希望獎學金。項目用持續的方式分小學階段、小學升初中階段、初中升高中階段,高中升大學階段四個階段資助就讀于平安希望小學的學生和從該學校畢業的學生。

  而中國平安希望小學支教行動早在2007年就已經展開,至今已招募超過2000名志願者參加,幫助近三萬名貧困地區孩子打開洞察世界的窗口,領悟愛與分享。每年,平安都劃撥100萬元開展平安希望小學硬體維護,不斷改善和提高孩子們的求學環境。為了有效提高全國各希望小學校長的教學管理能力、執教水平,幫助新理念、新教學在各平安希望小學的推廣及應用,平安實施了“希望小學校長、教師訓練計劃”。

  此外,中國平安長期以來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2006年,中國平安舉資100萬元主辦“第三屆華人精英會”,在南京、上海、北京、深圳四地舉辦“淩雲 --軟實力與硬實力”主題論壇。以“和平崛起背景下,中國企業的文化抱負”、“品牌力量與文化輸出——全球語境下中國企業的發展路徑”為論題,諸多優秀精英學者、文化人、企業家,共同探討了當前社會多元化背景下企業經濟與傳統文化的交匯與互動,為中國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心力。

  廣覆蓋的捐贈救助

  常態化捐助和突發災害應急處理是中國平安公益的重要內容,25年來,其捐贈救助的廣覆蓋特徵在歷次救助中表現得日漸清晰。

  中國平安持續多年舉行全國範圍的紅十字主體公益月大型獻血活動,目前平安員工的累積捐血量已達1000萬CC;中國平安已連續5年向所有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贈送保額35萬元的一年期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保險,捐贈總保額已逾3億元。

  當人民面臨巨大災害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平安作為一名企業公民的責任所在。平安正是靠自身的實際行動力,詮釋了“平安”二字的基本含義。歷年以來,中國平安在洪澇災害、抗“非 典”鬥爭、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災難、抗擊“禽流感”等各種災害中累計捐款已達到近1700萬元。

  2003年,在抗"非典"鬥爭中,平安撥備1000萬元,為因救治非典而殉職的醫護人員未成年子女提供人均約3萬元的教育救助金。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地震。中國平安第一時間啟動重大災難應急預案,捐贈 3500萬元用於災區重建以及災區學校的重建和修繕,董事長兼CEO馬明哲及其家人發起設立的明園慈善基金捐贈500萬元救災,全系統員工累計自發捐款數達到3357.8萬元人民幣,中國平安企業和員工累計捐款總額逾7500萬元;同時,平安還向地震重災區捐贈了總價值為200萬的救災專用帳篷;向赴地震災區 開展災後救援工作的中國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提供40億元保額,向廣東省衛生廳組織的醫療救助隊、防疫隊、補充及輪換醫護人員等捐贈總保額超過5000萬元的意外保險及醫療保險;向參加四川一線救災工作的中信海洋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旗下12架直升機和71名機組機務人員捐助了高達33億元人民幣的保險。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發生7.1級地震,中國平安捐贈1000萬支持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地震災區重建。2010年8月7日,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中國平安通過甘肅省紅十字會向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捐贈110萬元人民幣,用於災區學校或衛生醫療系統的重建工作。

  這些只是平安公益捐贈行動中的大手筆,更多的救助無法盡數。

  中國平安在公益方面的成就,源於中國平安的深刻認識:企業公民理論深刻地揭示了企業存在的理由、企業的使命與抱負、企業賴以生存的環境及環境主體之間的關係,使企業行為超越了單純經營管理的範疇,而要接受各個利益主體的評價和檢驗。

  多層面的低碳100行動、全方位的教育公益、廣覆蓋的捐贈救助,勾勒出中國平安的“立體式”公益圖景,融匯成平安的“公益中國夢”。

責編:肖斐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